• 欢迎访问交通人网站!
  • 分享一款小游戏:信任的进化
  •    发表于6年前 (2018-05-17)  热点资讯 |   抢沙发  288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4.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备受关注的“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还能不能拼车出行?”“夜间乘车如何保证安全?”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虽然根据警方通报,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最终跳河溺亡,对案情的追问似乎画上了句号,卷入舆论漩涡的滴滴出行也于本月12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自查整改,但是,关于顺风车本身的讨论并没有结束。

    有声音指出,顺风车的评价系统虽然有助于乘客和司机预判拼车人的基本素质、决定是否同行,但大量存在的女性乘客个性化标签和留言评论有暴露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对此,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有的平台公司以顺风车名义行非法营运之实存在巨大安全隐患。16日下午,滴滴出行也再次发声,公布了最新的整改措施,包括下线标签和评价功能等。

    女性乘客:曾有司机说“明天见哈,看看是什么样子的美少女”

    “颜值爆表”“知性美女”“声音甜美”……如果您是一位经常使用顺风车的女性乘客,看到这样的标签是否会误认为自己进入了一款社交APP?如果再看到下面司机的露骨留言,是否会感到困扰甚至后怕?

    此前,滴滴顺风车司机在接单前,可以看到乘客此前搭乘顺风车相关信息,以及司机对乘客的评价。网络流传的若干经过打码处理的乘客评价截图中,不乏非常露骨甚至恶俗的留言。

    经常乘坐顺风车的北京市王同学说,自己就曾遭遇过顺风司机的“骚扰”:“我觉得这种标签或者留言还是有困扰的,对我的评价就是‘安静的美少女’,‘有气质的艺术家’之类的。有一次我做顺风车,提前一天预约,司机就和我说:‘明天见哈,看看是什么样子的美少女’。这些评价也不能删,标签也不能删。”

    王同学补充说,她甚至还遇到过顺风车司机希望通过免单的方式求得与其进一步发展关系的要求,以及经常遇到人车不一致的情况。

    经常乘坐顺风车通勤的杨女士说,她也曾遇到不按实际情况评价的顺风车司机。在她看来对方的留言评价也带有挑逗色彩:“比如说萝莉、大姐、御姐等等这样的性别色彩比较浓厚的标签,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评价,也给坏人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我觉得顺风车平台应该改进的。”

    空姐乘坐顺风车被害事件发生后,微博上有不少自称是滴滴顺风车女性乘客,晒出自己的个人资料页,将原头像换成了高大威猛的男性头像。开玩笑的背后其实是担心部分图谋不轨的顺风车司机通过对乘客的个人资料以及评价留言进行“精准定位”。

    滴滴下线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网友褒贬不一

    北京海淀法院本月14日发布的《滴滴出行车主犯罪情况披露》一文显示,顺风车司机劫杀女乘客此前也有案例。因滴滴出行而引发的强奸、猥亵案件基数较大,但将犯罪行为限定为行驶途中后案件数量大幅减少,且多集中为顺风车车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接下来怎么做?滴滴与监管部门均给出回应。

    滴滴16日发布消息称,针对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此外还有对外隐藏个人信息与头像、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暂停夜间顺风车订单等整改举措。消息发布后仅4个多小时,便有一万五千多网友在其官方微博留言,有网友称支持整改,也有顺风车司机表示反对下线评价系统。

    顺风车司机冯先生认为,司机和乘客的评价体系出发点其实是好的:“评价“颜值高”增加了女乘客的风险?也有可能有人图谋不轨吧。但是总体来说,我倒是认为滴滴的这个评价体系还是不错的。”还有网友支招,提出可以将一键报警功能升级为顺风车版“安珀警报”:一旦有人发布求助,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滴滴用户均可收到信息。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交通运输部下一步要指导各地加强事前准入把关,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暴力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网约车平台应通过卫星定位、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保证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一致,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开网约车?专家:不能笼统的完全禁止

    除了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在昨天公布的公告中,滴滴出行还提到两个在目前整改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其中一个问题在于,目前滴滴已和公安机关合作,对注册司机进行背景筛查,防止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记录的人进入平台。但从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例如就业权的角度看,对于不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给他们成为网约车司机或者顺风车车主的机会呢?

    在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鑫看来,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像国外对司机进行犯罪记录背景审查,不是笼统的完全禁止,但也会有特别设置:即针对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犯罪等类型的犯罪前科的人员进行限制。如果每一个行业都强调自己的特殊性,甚至在法律之外自行设置门槛,拒有前科者于门外,有前科者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而重新犯罪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于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犯罪前科之外的人,我是建议给予其浪子回头的机会,不能仅仅因为“可能犯罪”就随意剥夺一群人基本的就业权利。”

    顺风车上是否应该装监控?专家: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前提

    滴滴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探讨在顺风车上“装监控”的可能性。为了方便在发生车内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时取证判责,滴滴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在获得授权并明确告知用户的前提下,对每个行程全程录音?如果未来要增加车内视频监控功能,可能还会需要向用户要求更多的隐私授权,这样的措施,用户又是否可以接受?那么,如何在用户隐私与安全两者间求得平衡?

    邢鑫认为,这需要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机制:“科技是把双刃剑,安装监控设备,如何管理和保护监控设备采集到的音频、视频,也考验着网约车平台公司的运营能力。安装监控设备能厘清法律责任、保障安全的同时,因监控视频、音频非法外流导致的隐私泄露也屡屡出现。因此,网约车内安装录音录像设备不仅要明确法律授权依据,还应设立相关法规,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明确主体责任人和使用权限,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监控内容非法泄露、使用等隐患。”

    打赏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 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 扫描二维码打赏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交通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hijtr.com/didi-in-trouble/

    交通人博客是交通人工作室(JTR Studio)建立的交通人系列网站之一,是交通人工作室的主阵地,旨在整合和分享交通行业相关资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新闻、行业动态,以及行业相关规范、书籍、报告和软件等资源。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

    暂无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