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561万辆机动车的北京市正在推广一款手机app 程序,它能够帮助解决轻微事故,并因此减缓这座城市的交通拥堵。在诸多分析报告中,北京的城市拥堵长期受到关注。
移动app:快速处理交通事故
“事故e处理”app在2015年11月20日正式推出。当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使用这款APP的当事人可以把自己拍摄的现场照片上传至快清快处科技系统平台,交警可以在网上进行责任认定和损失鉴定。这样,交警无需到现场,当事司机就可以达成协议,并将事故车辆快速撤离现场。
此项举措旨在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轻微车辆事故已成为城市拥堵主因之一。据悉,高峰时段,事故车辆在现场滞留一分钟就可导致两三公里的拥堵。而北京市90%以上交通事故为无人伤事故,通过app软件快速对接服务,可以使车辆尽早撤离现场,缓解交通压力。
北京市交管局数据显示,事故app软件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达15.7万,1500余起交通事故在手机客户端完成处理。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致堵报警降低7.48%。
最新的缓堵尝试
该APP软件是北京最新的尝试。它已尝试了几种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早在2007年,北京市即推出“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规定“应当挪车而未挪车”造成严重拥堵,交管部门将予以200元罚款
但当事人“不敢撤”的忧虑并未消除。此后的数据显示,事故当事人主动撤除现场情况占所有自行协商事故的不足20%,相当一部分自行协商事故都是在民警到场后对当事人进行指导后撤除现场。而在民警抵达现场途中,受拥堵区域总是不断扩大。
互联网+:用效率换时间
伴随移动网络技术成熟,“互联网+”模式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赢得了空间。通过app软件,每个市民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成为一个对接政府服务的办事窗口,而政府则可以电子化、流程化的快速处理全市各地区交通事故,相比传统的交警抵达现场、一对一模式,速度大为提升,从而为实现快速挪车、缓解交通赢得空间。
而在“事故e处理”app 高效率的背后,是政府对“北京拥堵”的反馈机制,是政务服务流程的精简、政务数据的共享,各部门“数据孤岛”的汇融。
据悉,“事故e处理”系统须建立在信息共享机制之上,交管部门将通过已有路面公安视频监控设备或交通事故当事人自助拍照的方式,及时获取本市行政区域内交通事故的影像信息,并交互至“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信息交互系统”,供警方及保险行业查询、下载,以便保险公司对有影像信息的事故,向当事人提供更为简便快捷的理赔服务。
智能交通:用数据升级政务能力
北京市交管局数据显示,使用APP处理的事故,当事人现场拍照取证平均用时3分钟,进行到自行认定或远程指导环节时已撤除现场,理论上事故占路的时间也能够缩短到3分钟,有效减少了事故占路,缓解了事故致堵。
人多了、车多了、拥堵了,城市每天在不断升级,政务服务管理能力也需适应这变换。
目前看,北京市提升城市缓堵能力,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于新技术的应用,更在于政府部门能否利用新技术进行政务流程再造,对社会需求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来源:人民网·赵恩泽·【观察】“互联网+”能否为城市拥堵破局?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交通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hijtr.com/internet-plus-versus-traffic-congestion/
暂无评论